要說近期汽車圈內的盛事,當然就是遠在千里之外的IAA(慕尼黑車展)了。雖然IAA的舞臺遠在歐洲,但臺上唱主角的卻是眾多中國品牌車企,讓全球的老牌車企都感受到了中國新能源車的實力和氣勢。
和過往完全不一樣的是,這次參展的中國車企已經不再是以“展示實力”為主了,而是大多都旗幟鮮明地發布了海外戰略要把車和技術賣到歐洲,向國外品牌開“卷”。能有這樣的底氣,除了源自于對自家技術的自信外,還來自于在國內市場不斷攀升的銷量。
從前些天乘聯會發布的8月份銷量數據以及各品牌發布的成績單來看,多數品牌的新能源車銷量都是穩中有升。按照乘聯會的數據,8月份新能源車銷量的同比和環比都是雙位數增長,增速遠超大盤,新能源零售滲透率已達到了37.3%,勢頭真的擋都擋不住。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除了特斯拉和個別高端品牌外,車企新能源銷量排行榜上排名前列的,大多數都是在15-20萬元級別這個最主流的細分市場上取得不俗成績的。這一方面既說明了這細分市場的巨大空間,另一方面也能看出競爭的激烈程度。
尤其是當吉利、長城、長安這些自主巨頭都在這個細分市場上不斷加碼推出新車的情況下,其他新勢力品牌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。
但在8月份各家的銷量海報中,我發現零跑的海報有點特別,在最顯然的位置寫上了一句話:C11車系單月交付達10000+臺。
很顯然,C11車系單月交付破萬對于零跑而言,有著特殊的意義。
可別小瞧“10000輛”這個數字。在當前的新能源車市場上,單一車系月銷量破萬并不是一個能輕易實現的目標。大家不妨數一數,已經實現的車型其實真的不多,而對于橫空出世的新勢力品牌來講更是難上加難。
零跑C11在15-20萬元區間能實現交付過萬,是新勢力品牌中屈指可數的存在,的確值得拎出來說一說。
說起來,零跑C11算是新能源車市場上的一員“老將”了。零跑C11的正式上市是在2021年9月底,當時上市的只有純電的版本??赡艽蠹也灰欢ㄟ€記得,當時國內新能源車零售銷量才33萬輛,滲透率才剛突破21%。
受限于當時居高不下的電池和零部件價格,盡管零跑已經早已背上了“價格屠夫”的名號,以高性價比為人們熟悉,但當時C11的主力車型超過20萬元的售價的確也把不少人擋在了門外。
現在回頭看,零跑在今年3月份做了一個非常重要且正確的決定,不但新推出了零跑C11增程版,還借著推出2023款新車型的機會,重新調整了旗下車型的價格體系和配置清單。此后,2023款C11在15-20萬元區間內成為了所有對手都無法忽視的存在。
首先,作為一個較早推行純電+增程雙動力戰略的新勢力品牌,算是吃到了插混/增程大爆發的市場紅利。
在發展初期,增程式路線的確備受爭議,而爭議的焦點是增程器的燃油效率偏低,以及純電續航能力不足。例如早期理想ONE的純電續航能力也還不足200公里。
但零跑C11增程版上市,直接把純電續航能力提升到最高285公里,綜合續航1024公里。這樣的純電續航能力放在現在,依然是同級別中插電/增程車型中最強的,足以讓用戶依靠純電就能應付一些中短途的出行需求,讓油箱更加“邊緣化”。
大家應該還記得,我們公司也自費買入了一臺C11增程版,既為長測車也是日常外出拍攝的工作車。C11充裕的空間不管是坐人還是裝載拍攝器材都毫無壓力,再加上可油可電的特點,很好兼顧了裝載能力、舒適性、用車成本和出行便利性,目前已經成為我們最常用的工作車。
當然了,雖然C11增程版非常適合承接“苦力活”,但車上的舒適和智能娛樂配置卻一點都不少。標配的高通8155芯片和中控臺三聯屏放在現在也是同級的主流配置,按摩座椅和音樂座艙一應俱全,智享版還能提供更多的智能駕駛輔助能力。
隨著增程版的加入,C11車系的銷量當然也隨之水漲船高。
現在插混/增程有多火,大家是知道的。所以或許很多人都會習慣性地認為,起步價更親民的增程版肯定會是銷量的大頭。但事實上目前在整個C11車系中,純電車型的銷量約占三分之二,比增程版還多。
是不是覺得有點意外?
但細想一下,如果你周邊有便利的充電設施選擇純電動車代步,那花不到20萬的價格就可以買到純電續航650km,搭載前后獨立懸架和全套Leapmotor Pilot駕駛輔助系統,有無框車門、全景天窗、8155+三聯屏等配置,軸距超過2.9米的中型純電SUV了,這誘惑力還不夠大嗎?
在一份零跑C11的區域銷量數據里面看到,零跑C11在各區域的銷量都較為平均,并不會過分依賴個別地區,也能看出零跑C11的確能滿足各地區不同人群的差異化用車需求。
其實相比起其他一些新勢力品牌,零跑算得上是比較低調務實的一個了,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,并不是什么“金句”或者狠話,而是各種新技術的發布和應用。
例如在去年發布零跑C01時就率先搭載了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,在上個月就發布了“四葉草”中央集成式電子電器架構。朱江明隨即也表示,“目前零跑汽車確定達成技術合作的海外汽車品牌有兩家,將分別達成整車技術授權和下車體技術架構授權?!?
而在前幾天的慕尼黑車展上,零跑除了發布了全球化戰略和首款基于“四葉草”架構的新車C10外,還首次提出“技術輸出”的構想,提出會通過四種不同的技術輸出商業合作模式,向全球企業提供智能電動車的技術解決方案。
零跑這個從不亂放炮的“技術宅”,并沒有因為低調的行事作風而消失于人們的視線之外,反而因為自身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力,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和國外汽車廠商的認可。
從產品輸出到技術輸出,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,國外的消費者們也會在零跑的前面,加上“技術的”這三個字呢?